鸵鸟心态

2007-09-25 by 开心就好

最近股市很火,但我与太太比较担心风险,所以没有敢投入股市,但还是炒了一些基金(股票型)。前段时间大涨,我太太每天回家第一件事情,就是上网查看每天的收益,然后美美的幻想一下,我们的投入大约多久以后很翻一番。前段时间股市有些波折,结果有几天我发现她根本不再查基金的事情了。于是便好奇的询问她,原来她已经知道当天股市跌了,所以基金肯定也跟跌,为了避免影响心情,所以就压根不去看到底跌了多少。

我听到她的表述之后,第一时间便想到了那只大家所熟悉的鸵鸟。在风沙等其它威胁来临的时候,别的动物都在狂奔逃命,而鸵鸟却把它一向高昂的头颅直接埋入沙中,对即将到来的风险视而不见,一向“我思故我在”的派头。

其实很显然,虽然我太太与鸵鸟的表现一样,但动机完全不同(或者说与寓言中的鸵鸟动机不同)。因为股市有跌就有涨,没有必要为了一时的跌而影响自己的心情,从而连带一天的快乐心情,所以不看也罢,毕竟我们是做长线投资的。而鸵鸟的动机则就完全不同,或者它那头颅再也无法从沙中伸出来,在风沙过后,成为一个永远的雕朔,为人类提供各种警示。

突然想到,其实在IT界也有这种鸵鸟心态。技术发展日益月益,但很多公司为了生存,根本没有时间来去考虑新技术,而是想当然得使用自己原有的、已经习惯的技术去进行开发。而做决策的技术人员也往往对于新技术进行潜意识的抗拒。毕竟再简单的技术,也有一定的学习成本,而且有很大的决策风险。微软的合作伙伴当中,也有很多从2002年或者晚的时候,开始接触.NET,但一直使用的是1.0,对于后续版本的改进一直没有任何概念。其实原因很简单:公司在为了“生存”而努力,根本不可能让员工们抽出时间来学习新技术。即使员工们有兴趣,在7*24的连轴工作后也不可能再有精力了。

微软除了产品组外,还在全球设置了几个研究院,用以对未来技术的研究。虽然国内大部分ISV的人员有限,不可能单独设置研究院类似的机构(当然,微软研究院的作用也不是我们将要说的那样),但是仍然可以从产品组当中,专门抽出一个人,来负责跟踪业界各厂商的新技术,在他们学习成熟后,再在企业内部进行成果转化,将这些技术转移给内部其它产品组,从而让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。

此职位除了负责以上工作,还会负责新技术的对比,业界各厂商往往推出各种同质的产品,每家都有自己的优势宣传。所以这个职位的人员最好不是某个技术的狂热者。不然很有可能有失偏颇。

另外,该职位由于还具有在内部传授知识的功能,所以最好是由性格比较外向型的人士担任,并且需要一定的口才,如果只是技术好,但实际上学会了无法讲出来,那么学习技能再强对于公司的整体策略也没有什么用处。

以上是我关于“鸵鸟心态”的个人想法,欢迎大家讨论。顺祝博客堂网友中秋快乐,送各位一个使用Silverlight创作的中秋节贺卡(李超创作):

http://www.nxmix.com/LetThereBeLight/Default.aspx


Comments